新闻中心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寒冬已至
发布时间:[2017年6月8日]  发布者:[本站转载]  浏览数:[1780]

  2015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有9家处于亏损,行业处于极度低迷状态。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因人工成本上升、产能闲置,境外工厂的成本计入,以及早几年流行;零首付带来的后遗症,让工程机械行业成为装备工业中第一个大面积亏损的行业。
  严峻的现实迫使企业积极谋求扭亏路径。基本思路围绕着;中国制造2025进行战略转型调整,有的进行深度调整,如柳工等通过商业模式的调整加大后市场服务和对核心零部件的投入;有的则进行宽度调整,多元化发展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还应积极开拓如东南亚、南美等地区,这些地区的中国产品具备相当竞争力,有潜力可挖。多种途径齐头并进,才能有望渡过寒冬。
  坚定;走出去
  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需求大幅下降是导致行业大面积亏损的重要原因,因此拓展海外市场是必然选择之一。
  2015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市场有颇多建树。徐工在中东拿下了上千台设备的订单,中联重科在印度市场获得了8000万元的订单。但综合来看,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按营业收入计算,201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较高的是三一重工的39.70%,其次是山河智能的39.37%。剩余6家如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不仅小,而且还同比下降,降幅最高的山推股份达25.95%。
  北京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黄兆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工程机械企业应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中资外带、援外项目、本地化工厂等多种方式提高海外销售比重,要加强拓展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等市场。
  印度是尤其值得关注的海外市场。三一印度公司原董事长吴云峰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目前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在印度销售价格比日本企业的产品价格还要高,在印度有望获得较大增长。
  业内人士提醒,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销售不能再依赖于过去传统的低价营销策略,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只有注重品牌的塑造才能让路越走越宽。
  更新换代
  产品更新换代也是工程机械企业止亏转盈的重要抓手。
  2014年5月,环保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明确指出,自2016年4月1日起,《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废止。
  ;非道路机械2016年4月1日将实行国三排放标准,2015年10月1日已开始停止生产国三以下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前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人士介绍,这意味着有250万台左右的工程机械旧机器将被淘汰。其中,属于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旧机器有140多万台,国二的旧机器有100万台左右。这些设备量占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超三分之一。
  尽管这块市场蛋糕十分诱人,但涉及国家补贴或高达1000亿元,;一步到位还有较大困难,只能部分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非正常的进口贸易或会削弱工程机械企业产品的销量。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前9个月进口8000多台挖掘机,其中7400多台来自日本,这部分的单台平均进口价仅3.93万美元,只相当于从韩国进口单台挖掘机进口价的四分之一左右。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6-2017 上海晟昌实业有限公司 www.sh-sc.cn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23071号 

本网站信息资料仅供访问者浏览查看,如发现盗用我司相关业绩图片,我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声明